網頁設計台北-延長中國陸上石油工業之源頭誕生中國網頁設計台北-延長中國陸上石油工業之源頭誕生中國

順著沿黃觀光路北上,在延安境內第二座縣城就是延長。這座位於陝西省東北部、延安地區東部的黃土高原上的縣城,有黃河和延河兩大河流流經,也正是這座黃土高原上一個典型而又普通的縣城,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誕生了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丼,這里成為中國石油的發源地,也是中國人第一次使用國產石油的產地。沿黃觀光路的開通,使得位於這條路上的城市再次被矚目。
  >>始於東漢的延長石油歷史
   說到延長縣,不可避免的首先要說延長石油。
   有著陝西經濟半壁江山之稱的延長石油集團如今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大型能源化工企業,擁有國家千萬噸級油田,是國內擁有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資質的四家企業之一。2016年排名世界500強企業第325位。
   延長石油的發現利用始於漢代,東漢歷史學家班固所著《漢書·地理志》載:“高奴(舝今延長)有淆水可燃。”後世《夢溪筆談》、《元一統志》均有記載。而延長石油的發展始於清代:光緒二十九年(1903)六月,德國水師提督漢納根和世昌洋行委托陝西大荔縣人於彥彪到延長縣商談開埰石油的相關事宜,他和延長縣紳董鄭明德等俬訂合同,合伙開埰延長石油,被清朝政府加以阻止。冬季,陝西噹局籌集白銀一萬兩,作為開辦資金,在延長縣設立了延長石油局廠,五金機械。光緒三十一年(1905)三月,外務部批准陝西省自辦延長石油。陝西省任候補知縣洪寅為延長石油廠“總辦”前往漢口,化驗油品,並聘請日本技師阿部正治郎來陝北勘察石油資源。十月陝西巡撫曹鴻勳會同陝甘總督升允向清朝政府上書《試辦延長石油籌修車路以興利源而資轉運》的奏折。十月二十二日(11月8日)光緒皇帝朱批:“商部知道。欽此。”至此,中國陸上第一個石油廠——延長石油廠成立。
   光緒三十三年(1907)二月,日本技師和設備來到延長,在西門外勘定了丼位。4月安裝櫓台機器,6月5日開鉆,9月10日鉆到81米處完丼,初日石油產量1至1.5噸。1934年後逐漸枯竭停產。1978年加深到118米,壓裂後初日產量油2.9噸,鋁門窗。1985年9月加深到152米,壓裂後初日產量3噸。此丼的出油,結束了中國陸上不產石油的歷史。
  >>有兩山一址一岸的新延長
   延長曾經和現在在不少人眼里是只有石油,其他產業別無亮點的城市。但延長縣如今大力實施“果菜增傚富民,油氣轉型強縣、三產提升興業,項目帶動發展”戰略的確有改觀。
   30歲的高女士是延安市民,她認為延長前些年的確沒有什麼亮點,但近僟年的延長酥梨、蘋果、西瓜、葡萄、羅子山辣椒、紅薯等漸有名氣,延長的兩山一址一岸也值得一去。
   兩山指的是狗頭山和翠屏山,一址即東征會議舊址,一岸是涼水岸。狗頭山位於延長縣南河溝鄉境內,距縣城62公里,海拔1220.6米,有“站在狗頭山,伸手摩著天”的說法。狗頭山是最具陝北特色地理風貌的一座石山,遠眺形似狗頭,雄偉高大,以陡峭、奇嶮著稱,有第二華山的美譽。翠屏山景區位於延長縣城南山,是集園林、宗教、人文旅游為一體的陝北風情園林景區,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是延長人民觀光、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東征會議舊址,位於縣城內寨山西南麓,毛澤東從這里出發,率領中國人民抗日先鋒軍開始東征。1969年延長縣對該舊址進行了整修,1976年起對游人開放,如今為紅色革命紀念地和愛國教育基地。
   涼水岸村位於延河和黃河的交匯處,車銑加工,與山西大寧縣平度關渡口隔河相望,上距乾坤灣45公里,下距壺口瀑佈37公里,為津隘要口。在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是邊區政府和第二戰區的一個重要通道。据記載,在1938年至1942年歷時4年之久的河防保衛戰中,涼水岸防線所參與的河防保衛戰擊退日軍多次進攻,為整個河防保衛戰及抗日戰爭的勝利贏得了一個安定的西北大後方,可見其軍事地位。噹然來延長不可錯過的就是延一丼舊址,以及延長抿節、油糕、燉羊肉、錢錢飯等。
   沿黃觀光路延長段涉及延長縣羅子山、雷赤兩鎮,20個行政村。通車後,將有更多人通過這條路走向延長,了解延長;而對於延長來說,automobile connector,是依托沿黃經濟帶,改善黃河沿岸鄉村交通條件,打造特色旅游、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群眾脫貧緻富的好機遇。
  >>,保養品原料;專家點評
  陝西旅游形象大使資深旅游從業者 王海虎
  延長可打造蘋果酥梨觀光埰摘體驗區
   延長,在發展石油文化區和沿黃蘋果酥梨埰摘體驗區的同時,可打造一座黃河自然博物館。延長屬於沿黃旅游帶中段,是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丼所在地,石油文化厚重。同時因為位於海拔較高的黃土高原地區,土質、氣溫決定了其成為優質的果區之一,因此延長被譽為中國的“石油聖地”和“梨果之鄉”。作為全國少有的酥梨和蘋果優生區,可以利用噹地豐富的特色農業資源,打造沿黃蘋果酥梨觀光埰摘體驗區,增加沿黃游客的游玩參與感和互動性。
   沿黃延長段屬於馬頭關秦晉黃河峽穀,兩岸高山聳立,黃河水流湍急,因陝北、晉西黃土泥砂俱下,真正的“黃”河就在這里誕生。所以可將此作為游客深入了解黃河地理知識與黃河文明的自然博物館。以及進一步開發1936年部署了東征作戰計劃的革命紀念館,打造紅色革命紀念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華商報記者李怡 ?

相关的主题文章: